周世扬:报名逾300人出席不足八成 重阳登高行不该流于敷衍式参与


(芙蓉1日讯)罗白州议员周世扬直批义山行出现“报名多却未必到来”的现象,他强调承诺应兑现,敷衍式参与是不健康现象!
“义山行不能流于形式,而应朝制度化方向发展,唯有长期落实,方能真正凝聚华社力量,延续义山文化。”
ADVERTISEMENT
适逢芙蓉李三路华人义山今早举行年度“2025重阳节芙蓉李三路义山重阳登高行”,吸引森州各社团及华团组织参与,继续推动与延续重阳登高行的精神。

活动由森美兰中华大会堂、芙蓉华济公会及森美兰中华总商会主催,森州六大乡团联办,并获多个社团支持。活动除了保留传统的登高仪式外,也融入环保元素,让参与者以实际行动守护百年义山环境。
今年增设的“护山传承杯”环保竞赛中,各团体在30分钟内清理义山,共收集到高达226公斤垃圾,包括塑料瓶、纸类、杂草及空酒瓶等,展现守护环境的决心。

担任活动开幕嘉宾的周世扬致词时指出,他自2005年起参与“义山行”(后更名为重阳登高行),至今已20年,深知此活动象征华社对先贤的敬意与义山传统的延续,因此不能流于表面,更不应成为“拍照留念”的形式化活动。
他批评,今年报名人数虽逾300人,但实际到场不到八成,形容这是“不健康的现象”。
他认为,当承诺成为一种态度,重阳登高行才能走得长远,既然报名就应兑现参与,而非为了让“数字好看”或“应酬式交差”。

他建议大会在活动结束后,马上规划明年的方向与分工,使义山行走向制度化,而非临时决定是否举办。
周世扬也指出,现场参与者以长者居多,年轻人明显较少,这反映年轻一代仍对义山抱有避忌心理。其中主要因为义山在过去,被华社普遍认为需要避谈的话题,导致年轻人缺乏“义山是城市难得保留下来的文化空间”的认知。
“华人义山是华社历史与身份的汇聚点,守护义山,就是守护我们的根。”

他强调,行动党始终不忘本,当年护山的精神至今不变,并透露团结政府近期已在文丁拨地予华社作为墓地用途,这是重要的转变,盼未来能制度化协助,让义山发展不再仅靠义工支撑。
他期望明年参与人数进一步提升,让重阳登高行成为真正推动义山文化传承的平台。
出席活动的嘉宾有芙蓉华济公会主席黄振旺、森美兰广东会馆主席拿督赖景财、森华堂主席黄俊棠、森中总副秘书陆浩斌、森福建会馆财政刘永达、芙蓉李三路华人义山美化小组主任张金祥等。

森美兰福建会馆总务李旭中致词时指出,芙蓉李三路华人义山记录着历代华人在当地的足迹,更是一座极具历史见证价值的义山。因此,重阳登高行的意义,不再局限于活动过程,而是为了见证华社在这片土地扎根与延续。
“这里每一座墓碑背后,都有名字与故事,都是时代留下的痕迹。重阳登高行表面看似是登山健身,但实际上是缅怀先人、纪念先贤与守护义山环境的活动,也通过让年轻人参与,对文化传承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扛起责任。”
他也提到,华人义山普遍面临土地即将饱和的问题,森州华人义山多数已超过百年历史,大部分义山几乎已被用尽,其中也牵涉到文化能否继续传承下去。因此,他呼吁政府持续规划适当墓地,让义山文化得以延续。
他感谢义山委员会多年来默默维护环境,并指出守护义山并非“别人该做的事”,而是所有华社都有责任,守护先贤留下的文化资产。

筹委主席罗温杰代表大会宣读“保护华人义山联合宣言”时指出,华人义山属公共资产,同时承载着文化根脉与历史资料的价值,更是城市中的绿肺,环保重要据点。
此外,他呼吁政府在协助义山未来规划,给予一定的支持,包括土地、拨款及相关协助,让义山管理不再由义工与社团独自承担。
他说,保护义山不只是维护环境,也关系到族群的历史记忆,期望联合宣言能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并推动更完善的义山管理机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