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非绝症 肌少症,知多少?



(芙蓉14讯)老了,就一定走路没力和经常跌倒吗?是否想过这是什么原因造成,以及这是可以改变的呢?
ADVERTISEMENT
什么是肌少症?相信很多人对于肌少症缺乏了解,虽非绝症,但是与慢性疾病以及“老人病”都息息相关,而5次单脚坐站挑战也是大专药剂希望能唤醒社会人士,感受和关注肌少症。
肌肉,不只有上健身房的人才追求,反而它是支撑身体的重要一部分,缺少肌肉的支撑,就会出现走路无力、容易跌倒的情况,甚至会增加心脏疾病和三高的风险。
即便肌少症多数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但无论你几岁,先从饮食和生活作息上,作出改变吧!

颜玮欣:常跌倒是肌少症症状之一
大专药剂饮食治疗师颜玮欣向《花城》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平均每一秒都会有一个年长者跌倒,平均每46秒便有一个年长者因跌倒而去世。另外,平均5个老年人中,会有至少一人患有肌少症。
人每一天的活动如走路、爬楼梯都需要靠肌肉支撑。她说,容易或经常跌倒或许是大家对年纪长而存在的既定印象,然而如果不对问题正视并让身体的肌肉继续流失,可能会影响身体其他的机能。
她说,肌肉是人体所需,会影响新陈代谢,当肌肉正逐步流失,高血糖、心脏疾病和骨骼疏松的风险也会增高,因为肌肉是血糖主要的储存地方,一旦流失肌肉血糖就会在血液中循环。
她补充,随着年纪增长,生长激素下降,肌肉修复也会变慢,加上若是有“三高”的人,身体处在慢发炎状态,将会加速肌肉流失。所以,照顾肌肉的重要性,是提升身体新陈代谢,减少三高风险。
患上肌少症的老人容易跌倒,走起路来无力,也缺乏了外出的兴致,变成爱“宅家”,颜玮欣说,当年长者变得不爱出门,不接触阳光,少了脑力激荡,智力也会逐渐衰退。

识别肌少症第一步——观察
那,要如何识别家中的长者是否患有肌少症?第一步,观察。
颜玮欣说,当发现家中长者走路越来越慢以及行动能力不支,或是从椅子坐站测试能否在12秒完成5下,便能初步测试肌肉群是否不足够。
同时,她说,诊所和医院基本会有仪器测试病患的握力,或是日常生活中,平时容易扭开的瓶盖或是毛巾,突然扭起来很吃力,以及无理由的体重下降,身边人都应关注或到就近的医疗场所进行专业测试。
“基本上40岁后身体每年都会减少1%的肌肉,加上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摄录方面,碳水多,蛋白质不足,缺乏运动,都会增加肌少症的风险。”

抗阻力运动助锻炼肌群
运动有助于改善肌少症吗?饮食方面需注意哪些事项?
颜玮欣坦言,如今在公园看见很多年长者散步、练习气功和太极等,这显示了大家对健康的意识提高,但这些运动并不足够,锻炼肌群需要抗阻力运动,需要被刺激下才会生长。
不过,这不意味着每个年长者都要到健身房“撸铁”。对于初入门运动的年长者们,她传授了一些方式和招式,如上半身可以做开胸伸展、三头肌伸展和肩推,可以利用弹力带或是水瓶辅助,先着重在肩膀、背部和大腿这三大肌群。
饮食方面,她则建议一天三餐都要有蛋白质,可摄取鸡蛋、豆腐、鱼、鸡肉,但如有胆固醇者需减少红肉和肥肉。素食者则建议从豆腐、天贝、黄豆补充。而对于牙口不好,胃口不好的年长者,则建议通过营养品补充越来越高的蛋白质需求量。
她指出,肌少症相对的更容易避免,而大专药剂也有免费的肌力测试,当发现出现肌少症或有症状时,工作人员都会提供“贴士”,以及银发族的健身计划等,让大家老了,也有权利拥有健康强壮的体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