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婷 | 沙巴选战“多到失焦”


第17届沙巴州选一开打,最引人注目的,并不是哪个阵营气势最旺,也不是哪位明星候选人呼声最高,而是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596。
没错,这次共有596名合格候选人,竞争73个州选区。每个选区无一例外都是多角战,最少4人争夺,最多竟有14人混战,这不仅刷新了沙巴选举史纪录,也瞬间让整个政治圈沸腾。
ADVERTISEMENT
根据选委会资料,这次选举共有23个政党参选,另有74名独立人士加入战局。
别说普通选民看得眼花缭乱,就连长期跑政治新闻的记者和编辑,在面对密密麻麻的党徽、层出不穷的新政党与联盟组合,也难免头昏脑涨,要弄清楚谁属于哪个阵营、谁和谁结盟、谁又换了党名或党徽,几乎成了一门专业学问。
沙巴的政治如此“多角到失焦”,与长期的结构性问题有关,这里的政治版图一直处于碎片化,大小政党林立,每个都声称代表某群体、某理念、某改革方向,然而,这些政党又经常因现实考量而分合不断。
这不是笑话,这是沙巴的政治现实,而现实的复杂度,也导致选区内出现“人多、党多、旗多”的大混战。
从某种角度看,多角战看似民主蓬勃,人人都有参政空间,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过度碎片化也会带来“副作用”:票源极度分散,使少数票即可当选;政权不稳定,政府可能需要不断协商甚至重组;选民难以辨识,政党多到像选购手机壳,标志与理念都容易混淆;政治动机模糊化,到底是为了服务人民、彰显理念,还是为了理想中的议席?
换言之,沙巴的多角战并非“百花齐放”,更像是“各自为政”。
而在这片混乱的选战上,媒体扮演的角色显得更沉重,在这个资讯洪流时代,记者必须在短时间内梳理几十个政党、数百名候选人、复杂的联盟与背景脉络,光靠“读书”两字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那些动辄用一句“小时不读书”嘲讽媒体的人,既忽略了资讯时代的复杂性,也完全不理解新闻工作者所需要承受的压力与专业要求。一丁点的错误,往往就会被无限放大,但鲜有人看见背后庞杂的资讯处理、持续更新的政情追踪,以及在混乱中仍要保持判断的专业素养。
随着沙巴选战进入白热化阶段,选民真正面对的挑战不是“选出喜欢的党”,而是在混乱中保持判断力。
当596名候选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沙巴的民主或许正处于一个“多到失焦”的时刻,此时选民能做的,是尽量理性,把注意力聚焦在真正关乎公共利益、关乎未来走向的议题上。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