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珮敏 | 旅行的意义


我很喜欢旅行,自工作有能力以来,一年最少旅行一次,甚至也会要求到国外旅行。近两个月,我倒是疫情之后“旅”得最频密的一次,分别走了四座城市,即台北、重庆、古晋与合艾。
台北是一趟培训之旅,脚步紧凑、内容扎实、收获丰盛;古晋则是一场退修会,在讨论及激励的过程中疲惫慢慢化开,也看清眼前的道路;重庆则是规划多时,期待已久的旅程;合艾则是朋友“说走就走”的旅程,因此各不相同,心境也不太一样。
ADVERTISEMENT
当时与朋友分享这接二连三的行程,朋友抛出一句:“你有想过上帝为何让你这时段去那么多地方吗?”当时的我不知道,但走过之后我知道了。
在台北的课堂上,除了知识大量输入,扩展视野,也认识来自亚洲多个国家的教友。当下我意识到,原来在日常里忙着输出与照顾他人时,我往往忘记自己也需要被滋养。旅行,像是把人从惯性里抽离,用陌生的空间提醒我:你不仅只有承担,你也值得被装备。
相比之下,古晋的退修会则像另一种“停顿”。当一群同路人一起安静、祷告、分享,日常里的杂音被降低,心里那句被忽略许久的问题浮出来:“我仍抱着最初的渴望去走目前的方向吗?”旅行让视野拉近,看见自己正在什么地方,也提醒自己为什么出发。
至于重庆,是让我心动许久的城市。记得有位教友在重庆读书,于是告诉她:“有天要你带我们来重庆哦!”就这样,我们兑现承诺。当我走过一座座山城,看见层层叠叠绚丽的灯光,到底这里堆积了多少人的梦想与现实,也堆积多少人的泪水与汗水?
合艾的旅程则有朋友们全程“包”下,我则是带着一个无脑的身躯跟大队。有时候旅行不是因为地方,乃是因为人。与这群朋友见面时间不多,更别说旅行,因此且行且珍惜。
有人说旅行是一种逃离,但我觉得它更像一场“返回”。每一趟离开,是为了带更清晰的眼光回到原来的位置,继续生活,再冲刺。旅行,不仅让我生命更精彩,还让我生活更真实,心重新回到当下,因为走出一趟,再回来时已不再是原本的自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