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芙蓉4日訊)芙蓉國會議員陸兆福指出,大馬須保持及捍衛多元色彩,這是大家的使命,只有結合民眾的力量,才能確保國家更繁榮、進步及穩定。
他說,大馬是個多元文化、宗教及種族的國家,“多元”已是大馬的特色,大馬若要成功,必須往“多元”路線發展,希望國家政策能保留這個特色,各種之間也需互相交流,更瞭解彼此的文化,如此才能打造和諧社會。
ADVERTISEMENT
“如果大家抱著極端思想,只‘顧’自己的文化,我們將無法邁向繁榮,保持多元特色需先學會彼此尊重,我們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他是為2021年馬來西亞第七屆國際關公文化節的晚宴主持開幕時,如是而言。出席者尚有馬來西亞關公文化推廣中心顧問拿督周蓮瓊、吳家本、武吉免登區國會議員方貴倫、哥打拉沙馬那州議員劉志俍、雙溪比力州議員劉天球、森州行政議員朱建華、書畫家老師趙友福等人。
陸兆福也說,森州希盟政府每年會定期撥款作為非伊斯蘭宗教事務用途,同時也關注宗教土地問題,證明州政府認同非伊斯蘭宗教在大馬的地位。
他說,今年政府共派發了180萬令吉撥款作為非伊斯蘭宗教事務用途,許多廟宇獲受惠,供基金維持及舉辦活動,雖然數額不大,但意義重大。
“以蜈蚣山天師宮為例,該廟早年不斷面臨土地擁有權問題,而去年在州政府的協助下,1.1英畝的土地被正式列為宗教保留地,此地段也屬於蜈蚣山天師宮。”

當晚,大會邀請到檳州青年體育局帶來精彩的火龍表演,同時晚宴進行期間,也有關公文化正確信仰研討會、二十四節令鼓表演、檳城潮藝木偶潮劇文化團表演關公節目“旗開得勝”等節目。
陸兆福感謝大馬關公文化推廣中心再次選擇在森州舉辦2021年馬來西亞國際關公文化節,透過此活動吸引更多遊客來到芙蓉。
“記得希盟在2018年執政森州後,關公文化節便在森州舉辦,當時還舉行了遊行,場景非常熱鬧,我們也希望能借此推廣更多的文化旅遊。”
他指出,近日森美蘭中華大會堂設立了華人文史館,籌委會收集許多歷史資料展示,雖然規模不大,但能讓更多民眾瞭解森州華人的歷史文化。
他也說,自從希盟執政森州後,其中一個使命便是保留多元種族文化色彩,因此他們非常支持不同的文化交流活動,也希望能大力推廣,任何單位要到森州舉辦活動,都無任歡迎。
“我們希望森州能成為關公文化節常年的其中一站,一同推動有意義的活動,讓華社文化繼續發揚光大,將良好的教導傳承給下一代。”
森州非伊斯蘭事務行動理事會及芙蓉國會議員服務中心各捐贈1萬5000令吉給大馬關公文化推廣中心,由陸兆福進行移交儀式。

大馬關公文化推廣中心會長孫艪華指出,今年的關公文化節以“忠肝義膽”作為活動主題,惟受冠病疫情影響,今年無法巡城繞境,但依然希望能透過一系列的大馬國際關公文化節活動,藉著科技將關公精神傳揚至世界各角落,讓忠義關公文化深入民心,建立正確關公信仰。
“我們感恩關公聖帝君的神威庇佑,讓我們能透過網絡視頻弘揚關公文化,而拜關、學關公就須以關公忠肝義膽的精神成為日常身生活的依據,我們也呼籲大家秉持關公文化忠義精神,一起實踐‘讀好書、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的訓勉。”
除了關公文化,他也希望中華文化及中文教育能在我國繼續傳承,讓更多人瞭解中文文化教育,而華文也應列入華社社會賢達創立的民辦大學學院課程的必修科,畢竟這是先輩們所留下的。”

大馬關公文化推廣中心首席顧問兼沉香州議員吳金財指出,關帝祖訓的四好文化口說容易,但要在生活上實行並不簡單。
他說,如今處於資訊發達的時代,網絡也有許多錯誤的資訊,而四好文化可運用在辨別資訊是否正確上,教導下一代施行正確的人生觀。
“我首次接觸關公文化時並不瞭解,而我也特別感謝會長讓我更瞭解這個文化,也希望此文化能在森州繼續發揚光大。”
他指出,雖然今年的活動受疫情影響,無法像2018年舉辦時那般盛大,但仍然有幸邀請書畫家趙友福書寫長達99呎的巨型書法條幅,也相信能張掛至農曆新年期間。
他希望能透過類似的平臺凝聚民眾,一同文化交流,讓傳統文化能代代相傳。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