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芙蓉15日訊)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街道兩旁擺著各類攤檔,小販有的炒著粿條,有的裹著薄餅或在蒸籠裡放上玉蜀黍,夜市裡的小販如常迎來了一晚的忙碌,但卻不是每一個晚上都能如常迎來人潮,或者說也不是每個地方的夜市,都能一如既往的生意興隆。
遇上冠病疫情的那幾年,芙蓉區更是陸續有數個夜市撐不下去而結業。森美蘭夜市小販小商公會會長拿督李中永受訪時直言,過去幾年因為冠病打擊,加上地點不理想以及一些販商選擇轉戰美食中心,以至於芙蓉數區的夜市被迫結業,如奧克蘭商業中心夜市、芙蓉文化街夜市和芙蓉公市夜市等。
ADVERTISEMENT
“做到不理想的那些我們就選擇結束,那些剩下的,其實整體表現都還不錯。”

美食中心攤檔固定安穩
他說,新開的夜市難以生存,其中原因與社會及市場的整體變化息息相關,而最明顯的就是芙蓉的美食中心近幾年如雨後春筍,也成為了夜市的“競爭對手”之一。
“美食中心越開越多,意味著有意投入小販行列的年輕人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可以到美食中心租用攤檔,可以固定在那裡,又無需熱曬雨淋。同樣的,消費者也會有這樣的心態,因為美食中心多了,選擇自然更多。”

李中永:夜市販商可隨時“轉舵”
李中永提到,熟食業者的競爭向來比較大,但在夜市開檔營業的成本並不高,所以當“新手小販”入駐新夜市地點後,發現生意不理想,他們隨時都可以“轉舵”,比如轉行或到其他的地方營業。
“況且,我們也不可否認,美食中心的地理位置一般都挑在人潮較多的地方,新的美食中心不只是衛生,也更為方便,這對於創業的年輕人來說,無疑比日曬雨淋還要拿著貨物搬上搬下的夜市生活來得更有吸引力。”

夜市與夜市也會競爭
此外,他說,一週7天,每天都有夜市,要是同一天在其他地方開新夜市,很多小販都不會想要過去“開荒”,所以很多到新夜市營業的都是新的小販,有的還是來自雪隆的販商。
“同一天,兩個地方開夜市,就算地點不靠近也還是會有相互競爭的情況,首先就是有經驗或美食有口碑的小販分身乏術,維持在原地,導致新的夜市少了一些現有夜市的‘特色’,此外一些地點也不合適,因為人潮稀少很難經營。”
他舉例,每逢週六芙蓉新城都會有夜市,除了人潮多也人氣旺,是大家在週六想要逛夜市就會想到的夜市地點,所以當新的夜市開在其他區,就等於要和新城夜市“競爭”。
“開夜市的地點增加,但消費者的人數就是那麼多。況且,現有的夜市裡,那些有名的檔口基本上都已經是習慣了在一週7天裡固定去那7個地點營業,很難要他們換地方營業。”

聞名老字號結業 夜市失特色
他說,冠病疫情來襲後也讓不少小販改變了心態,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販商,有的早已選擇不做,孩子們又不願繼承衣缽,夜市裡一些聞名的老字號攤檔也就慢慢的一個一個消失。
“夜市裡原有的那些特色,慢慢地就不見了。年輕人不想繼承,也不鼓勵上了年紀的父母繼續日曬雨淋。其實有這樣的趨勢也很正常,畢竟年輕人也不會想要在夜市發展。”
不過,李中永強調,以目前而言,夜市並不是夕陽行業,一些本來就很旺的夜市地點,至今依然是非常的熱鬧。

許禮疊:芙公市夜市後勁無力
芙蓉公市販商公會主席許禮疊受詢時說,現在的美食市場很大,小販中心越開越多,對以美食為主要吸引力之一的夜市而言,是直接對手。
他指出,芙蓉公市在2022年初開始的夜市,初期反應很好,人潮很多,但是後勁無力,儘管曾經開到百多檔,最後還是在2022年杪結束。
“以前夜市可以買一些便宜又有趣的東西,然後人們也會逛夜市買小吃或晚餐。可是現在美食中心那麼多,他們的選擇性越多,就把當時的公市夜市襯托得越單調,況且在夜市用餐遇上雨天很狼狽,而美食中心完全沒有這樣的問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