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芙蓉3日讯)芙蓉文化街人气状态反反复复,一直无法打造成为芙蓉人气美食地标,尽管委员会已经引入新元素,但进展却相当缓慢,掀不起水花。无论如何,委员会仍非常努力激活文化街,包括计划每月举办餐车美食活动。
据反映,从芙蓉三角地迁移过来的传统档口一直都是文化街的“老招牌”,很多老饕客都会慕名而来一尝道地美食。但是近年来,不少民众都评价当地食物味道大不如前,而且价格偏高,除非别无选择的情况,否则鲜少光顾。
ADVERTISEMENT
小贩常因桌位问题争吵
此外,也有民众向《花城》社区报反映,由于文化街档口的“楚河汉界”意识太强,甚至会因为桌位的问题而发生口角或不愉快,令在场顾客用餐感受不佳,而且当地的饮食元素太单一,才让当地名气一直热不起来。
据了解,文化街目前的档口仍寥寥可数,而且平日光顾的人潮也没太多,常见到的会是印裔同胞的光顾,最热门的食物依旧是虾面、炒粿条和叻沙等。
无论如何,在州政府的大力推动和美化之下,文化街每逢佳节活动都会吸引人潮,也带动了档口营业。此外,在年轻化的协调委员会的推动下,目前正积极招募年轻的饮食元素进入文化街。
此外,委员会在上个月的一个周末举行了餐车美食活动,当时引起了相当踊跃的人潮,而且平均年龄都相当年轻,甚至获得周遭商家对此活动正面的看待。

陈伟忠:每个月办餐车美食活动
芙蓉文化街协调委员会陈伟忠受询时指出,委员会一直都在积极推动和引入更多新的元素激活文化街,之前也看到了一些进展,但是非常缓慢且不怎么理想。
“在4月的时候,文化街引入了四五个档口,卖的都是比较年轻化的食物,但在那个期间,下午遇上开档的时间都会下雨,导致这些档口的营业额不怎么好,所以上个月大约有4档已经暂时退出。”
他坦言,目前有一档串烧档口是当初的“领头羊”,现在的反应依然不错,不少年轻人都会光顾和打卡。
此外,除了增加档口外,陈伟忠补充,委员会也与餐车合作,原定每个月在文化街举办餐车美食活动,而在4月已办过一次,取得非常好的反应,这是很大的鼓舞。
23至25日再办餐车美食活动
“但同样在那个期间因为下午遇上雨天,所以在上个月便停办了,不过这个月我们会在6月23至25日(周五至周日)再次举办,如果人潮反应还是踊跃,不排除会恢复最初每个月两次的计划。”
而他也再次呼吁,有意创业或加入文化街的人,可以到脸书专页“N9 Sg Ujong Walk花城文化街”与委员会联系。不过为了避免元素相撞,委员会会对售卖的食物进行筛选,希望文化街有更多元的饮食,以吸引不同阶层的民众光顾。

森州行政议员兼武吉甲巴央州议员陈丽群则说,州政府在推动文化街活动方面已经出尽了力,而且文化街的平台是属于公众的,所以希望有更多来自社区大众可以参与其中,共同为激活文化街做出努力。

萧隆兴街KK蛋行经理艾莉:食物饮料价钱偏高
我之前在文化街营业过,由于“楚河汉界”的意识太强,有些顾客很随意的坐在一个位子然后点餐,但是却没有注意到坐在那张桌子是需要点指定档口的饮料。而这样的方式也经常令档口之间出现纠纷和口角,同时也令现场顾客感受不舒服。
而我来到这里工作后,有时候因为非常忙碌,只能过去外带果腹,近来当地的食物虽然是老字号、老招牌,但是味道却已经大不如前。而且文化街的食物和饮料价钱都偏高,所以如非必要,我都不会过去吃。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的餐车美食活动办的非常好,我也有去逛逛,发现选择多且价格和普通档口相比也差不远,甚至有的更便宜,所以我觉得这对消费者而言更有光顾的价值。

萧隆兴街南强东主吕基源:确实需要一些活动来激活
很多时候我们在文化街营业前就已经打烊了,也很少会到该处用餐,但是之前曾经外带过那里的食物,味道尚可以接受。
之前这里的餐车美食活动听说非常热闹,作为当地商家的我们也有提前接获通知,所以会尽量配合,因为芙蓉市区的活动非常少,明白大家也只是挣一份收入,养家糊口,加上入夜后也变得很冷清,确实需要一些活动来激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