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冠病大流行的终结,转为普通流行病,政府在2022年9月7日,宣布不再强制室内戴口罩,教育部高级部长拿督拉兹吉丁也说,学校无需强制戴口罩,“是否佩戴口罩均属个人选择。”
“个人选择”佩戴口罩,可以引述成为公共卫生教育概念,也是个人参与公共生活、成为世界公民的准则,作为冠病大流行之后,教会了我们的事。
ADVERTISEMENT
如果是自己患上了流行性感冒,则要自觉戴上“医药用口罩”,即有N15标识的口罩,而非普通的口罩,才会有过滤细菌的作用,避免传染给别人。
政府对于口罩的解禁,是分阶段进行,在去年解禁之后,政府提醒:“在公共场所,如公交、公厕、巴刹与小贩中心等,民众更应该加强自我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与勤洗手。”
冠病威胁生命的阴影,存留在人们心中,因此,相当多人还是自觉地戴上口罩,也有一些民众已经养成以消毒液“勤洗手”的习惯。
马来西亚医药协会(MMA)主席穆鲁加曾经在今年四月份的时候,提醒学校没有必要强制佩戴口罩,因为洗手和消毒防疫比佩戴口罩更重要。
在公共场合,戴口罩和勤洗手消毒,是保障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比较好的方法,也是世界公民的素养。
有的时候,洗手消毒比戴口罩更为重要,因为,有一些宴会场合,或人们都不戴口罩的庆典、集会,个人戴口罩会有点奇怪,好像有点不礼貌,特别是要拍摄集体照的时候,摄影师还得请你将口罩除下,会有小尴尬。
全球已经恢复飞机通航,不少人有坐飞机旅行的经验,飞机上,一些旅客戴口罩,也有的不戴口罩,在进餐的时候,人都脱下了口罩;在入境安全检查方面,旅客也顺利通关,没有发烧现象,这说明了冠病已经退场。
冠病大流行是一场危机教育,戴口罩是杜绝大流行的重要方法。
在1897年,德国人莱德奇发明了用纱布包口鼻以隔绝细菌侵入。1910年岁末,马来西亚人伍连德医生在中国东北,发明和应用了第一款“医药口罩”,把一块外科纱布折叠起来,中间衬上一块药棉纱布,然后把两端剪开做绑带,制作方便,成本低廉,防护也严,称它为“伍氏口罩”,成功地阻止瘟疫流行,挽救了无数人命。
今天,人们对冠病大流行的口罩说再见,戴口罩转变为“个人选择”的公共生活的素养,我们还得谢谢“口罩之父”伍连德。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