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芙蓉10日讯)出现在芙蓉万茂新村通往卡尤阿拉(Kayu Ara)方向分岔路的路洞,终于获得公共工程局到场进行紧急修补,避免路洞的存在,会引发车祸意外。
《花城》社区报早前报道,万茂新村的一处“捷径”路口,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洞,特别是对摩托骑士构成威胁。
ADVERTISEMENT
随着此事经过报道,公共工程局的“应对小组”到现场,替路洞进行了修补,以避免路洞情况持续恶化。
郑进蕊:路口处灰色地带
针对上述路洞的问题,万茂新村村长郑进蕊说,存在路洞的路口,本身就处于灰色地带,它不是在芙蓉市政厅管辖,实际也不算是公共工程局的范围。
她说,有关路洞在过去几年来,修补了至少3次,不排除是地质松弛的问题,加上常年积水,才使到修补好的路洞,很快便重复出现。
她提到,其实该路口是不能行驶的,而且充满危险,但村民或载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们会为了贪方便,常利用该捷径驶出大路。

“之前我们放置的盆栽,导致路口变小,为了能使用这个捷径,盆栽也私下被不明人士搬移,随着路口变得更阔,川行此路的驾驶者就变得更多。”
她披露,早前有村民主动利用红砖铺路洞,但她也提醒村民,必须符合安全的标准作业程序,以免有意外发生时,无辜受到殃及。
她强调,村委会一直都有关注路洞问题,她也在去年10月就开始向有关当局反映,而万茂州议员叶耀荣也在今年6月,再次向公共工程局反映问题。
她补充,庆幸的是,有关反映最终获得当局回应,并在今日派出应对小组,为路洞进行修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巴生27日讯)巴生直落玻璃路商业区行人道的水泥沟盖,长年累月遭不负责任的小贩罗里停泊辗压,宣告不胜负荷破裂形成“噬人”大洞,暗藏“杀”机。
李锡稳通报 2天就修好
负责当地的巴生市议员李锡稳接获投诉后前往巡视,马上通报市厅工程组尽速修缮,在两天内把洞口补上铺好,让人放下心头大石。
他昨午前往视察修好的水泥沟盖告诉记者,民众在发现有关大洞后,仅以木板和帆布等障碍物遮盖,以为可做到提醒和警惕的功夫,不料此举反而会让不熟悉当地环境的民众,身陷于危险之中,反而是“好心做坏事”。
他强调,最稳妥的做法就是直接把该洞口修好,填补掉“消失”的洋灰沟盖,才能真正保障行人安全,否则只会造成反效果。
他于本月18日前往现场巡视后,就马上联系市厅工程组官员尽速处理,工作人员于20日把洞口填好铺平,让行人道恢复原状。
罗里压石灰盖导致损坏
李锡稳说,该处附近是人流量密集的直落玻璃斋戒月市集,为了避免发生有人误踩洞口坠入受伤的悲剧,他必须督促有关单位尽速修好。
“我在现场观察发现,小贩常将罗里停放在石灰盖上、或把沉重物品摆放压在上面,导致石灰盖长年累月无法承受重担宣告损坏。”
他表示,当官员告知已铺好第一个洞口,他再前往巡视,赫然发现同一条行人道的相隔数十呎距离外,竟还有类似破损的沟盖洞口,他马上再度反映,获得市厅次日把洞口铺平。
行人道非泊车位
李锡稳提醒民众,行人道并非泊车位,力促市民不要把汽车、货卡、罗里等停泊在行人道,避免造成公共设施的破坏。
他说,行人道的损坏,很多时候都是人为因素造成。有人会为了贪方便,不惜把交通工具停放在行人道上,这在巴生各地几乎是屡见不鲜,但更是一项不良文化。
他促请市民停止这样做,强调这并非只是为了延长公共设施的使用寿命,更是为了避免行人道、洋灰盖等损坏,导致民众安全深受威胁。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