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芙蓉30日讯)经济不景气加上马币疲弱,但无阻独中毕业生到国外升学的热忱,只是如今中国和台湾已不再是首选或唯二,不少独中生也会选择前往新加坡、英国等地深造。
受访者直言,马币贬值以及大马经济情况欠佳,确实对部分学生的升学计划带来打击,也对家长给孩子们作出的安排存在影响,但整体而言,学生们的升学比例与以往的相差不大,留在本地发展的依然占多数,而到国外升学的独中生人数也与以往差不多。
ADVERTISEMENT
关书达:SPM延迟 错过台入学时间
森美兰留台同学会副会长关书达受访时直言,马币狂泻后,学生到台湾留学的趋势确实有放缓的现象,毕竟以前家长可以花8万至10万令吉的学费,供孩子在台湾念完4年的课程,可如今要12万令吉应付。
“加上冠病疫情的爆发,也让不少家长希望把孩子留在身边,这也导致到台湾深造的学生人数下降。”
他说,随着冠病疫情搅局,大马教育文凭(SPM)也改到了3月才考试,可台湾的技职学院都是在2至3月就要报到,所以当学生们考完了SPM,也错过了入学时间点。
“如果要去台湾上技职学校,就要迟一年开学,学生们就干脆留在大马念书就好了。再来就是我国的学生们都有一种考完了SPM要先放松一下,看了成绩再决定的‘习惯’,可是台湾的学校申请时间比较早,半年前就要规划,等着等着截止日期就过了。”
他提到,确实冠病冲击经济影响家庭收入又遇上马币贬值等,让家长担心送孩子出国,会因为忽然的经济状况导致被迫中断给孩子继续送学费,孩子们可能因为经济问题而无法顺利念完大学,所以也促使他们让孩子留在本地。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因为台湾改了政策,导致每年到台湾念书的学生少了1000人,那就是原有的‘传统’海青班变成了二年制副学士海青班,课程全部都换了,学生们也明显缺乏兴趣。所以今年宣布要复办之前的海清班,可是我觉得要恢复成之前的踊跃,需要时间。”

覃勇刚:毕业生选择更多
台湾中华函校大马联谊会秘书长覃勇刚指出,大马经济情况不佳,导致一些原本有计划出国升学的中小型家庭孩子选择留在本地,所以,马币贬值、经济欠佳确实导致一些家庭出现现金周转不足,导致赴台人数近几年往下。
“不过,依我十多年的观察,赴台留学人数有所降低,除了因为经济因素,更重要的是中国崛起。一般上,华裔国中生或独中生若要更上一层楼,除了在国内政府大学,他们通常会报读英文源流的大学,如国内私立大学及双联课程到欧、美、英、加、澳,二则是报读中文源流的大学,而早期只有台湾作为唯一选择,可如今中文源流的大学,我国北中南各有韩江、新纪元和南方3所大学学院,加上中国的大学、学院,自然而然赴台人数也会因此减少。”
但他认为,这是好事,毕竟可以让同学有更多选择。
覃勇刚坦言,就数字统计而言,赴台的人数有很大比例下降,而根据周边家长回馈,确实有许多家长原本答应孩子在本地私立大学双联课程的最后一年或半年到西方国家完成学位,但因为经济不景,导致孩子都被迫选择最后一年或半年留在本地私立大学完成学位。
“我一周常会接到数十通家长来电,劈头第一句就问到教育成本费用,所以综合以上经验,我认为中小型家庭的家长,会因为经济不景,而让孩子选择在较能负担的学院或大学就读,所以选择本地升学,看起来已经是最符合上述家长的经济效益。”

蔡亲炀:狮城奖学金优厚 有入职保障
芙蓉中华中学校长蔡亲炀说,整体而言,芙中毕业生留在本地及到国外升学的比例与过去的差异不大,并没有因为近年的经济和马币问题而出现太大的变化。
不过,他直言,芙中毕业生选择到中国深造的趋势放缓,优秀生反而趋向于到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升学,主要是因为新加坡大学给出的奖学金很优厚,而且毕业后还有入职保障。
“当然,去台湾和中国的学生还是有的,至于选择留在国内的则多数会去拉曼大学,虽然拉曼大学的学费有稍微提高了,但是比起其他的私立大学,拉曼大学毕业的学生一般可直接投职并在岗位上发挥,占有一定优势。”
他提到,至于家境较好的学生,也会选择其他私立大学,读完学士学位可能继续到欧美国家升学,而目前去澳洲的学生相应的减少,反而到英国的学生有稍微增加一点,因为校方也签订了一些计划,所以去英国的学生又比去澳洲的多一些。
张永庆:波中生趋向中国升学
波德申中华中学校长张永庆指出,波中的毕业生现在趋向于去中国升学,所以赴台的学生反而变少了,他认为这可能与中国崛起有关。
“中国的政策宽松还给奖学金,不过,总体上毕业生留在本地的比较多,差不多有60到70%的学生会选择留在大马升学,30到40%的学生到国外留学,而当中到中国的学生最多,这是波中的情况。”
他提到,以波中而言,毕业生有85%会选择升学,算是很高比例。
“虽然冠病疫情之后,经济受到影响,但是根据这两三年的升学情况,毕业生并不至于因为经济状况而全都留在大马升学。”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