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花城专题

发布: 11:44am 10/06/2021

话说当年

话说当年

話說當年 | 三輪車伕踩呀踩
此景成了追憶

作者: 李彩婷
以往的芙蓉街景,总会看到三轮车夫在黄巴士站等候载客的情景。
以往的芙蓉街景,總會看到三輪車伕在黃巴士站等候載客的情景。

(芙蓉10日訊)在檳城、馬六甲還能看到三輪車伕,主要是載遊客為主,但在芙蓉,已經看不到三輪車伕,對於曾經在芙蓉坐過三輪車的人,一切就只能追待回憶。

芙蓉因為缺乏旅遊賣點,所以三輪車行業在本地沒有前景可言,在最後一名三輪車伕約5年前離世後,三輪車行業也正式走入了歷史。

ADVERTISEMENT

一些老市民憶述,在舊芙蓉公市仍存在的時候,可以見到10多輛三輪車,排列在公市前方,等候載客,那時候,算是三輪車行業的高峰時期。

在老市民的記憶裡,最後一名三輪車伕在芙蓉載客有數十年的歲月,每天上午8時許,便能看到這名三輪車伕踩呀踩,緩慢地開往芙蓉公市,然後就在公市等候買好菜的人,把他們送回家,通常都是阿嫂或阿嬤會揮手示意搭乘。

在他們印象中,三輪車伕在沒有人乘坐時,就會坐在車包,與附近的小販閒聊,直到中午時分,公市人潮逐漸減少,三輪車伕便轉移陣地,騎到公市旁邊的黃巴士站,看看會不會有人要搭乘。

到了下午,三輪車伕就會騎回家,就這樣,一天過一天的日子。

单身的陈金狮,生前的数十年都与三轮车相依为命。
單身的陳金獅,生前的數十年都與三輪車相依為命。

芙蓉最後一名三輪車伕是陳金獅,他已經於2015年離世。他在生前受訪時曾說過,多數的三輪車伕都是興安人,但他卻是福建人,所以也就沒有加入三輪車公會,不過,在三輪車伕行業逐漸沒落,公會也就不存在了。

其實陳金獅在年輕時,是與家人一起在新加坡街(現稱蕭隆興路)從事家族面線生意,但掌管大權的母親過世後,生意也就沒了,陳金獅在朋友介紹下,才開始踏三輪車來維持生活,一踩便踩上數十年。

在訪問裡,他曾透露,早期的錢值比較大,載一趟客只需3角錢,一天也可以賺上10令吉,那時候的10令吉,已經非常夠用,去一趟公市買菜,5令吉都用不完。不過,錢幣後來逐漸變小,到後期,載一趟客需要約2至3令吉,但最多隻能賺上10餘令吉,有時候也只能賺到數令吉。

後來的他生病,一度入院就醫,在一名熱心醫生的協助下,他成功向福利局申請到每月200令吉的津貼,雖然生病後的他,身體變得虛弱,但他仍堅持風雨不改地踏三輪車過日子。

他坦言,其他的車伕老的老、死的死,有的退休有家人養,而他沒有結婚,一個人的生活,便靠踏三輪車載客來打發時間。

也由於年紀漸長,後來的他只是載送住在公市附近的顧客,例如沉香及林木街一帶,遠的就不載了。

在2015年,陳金獅不幸的遭撞後逃,導致他重傷被送院搶救,而最終,他便宣告不治。

陈金狮生前,日复一日地穿梭在车来车往的道路上,只为了生活。
陳金獅生前,日復一日地穿梭在車來車往的道路上,只為了生活。
陈金狮在世的时候,他几乎每天都会骑三轮车到芙蓉公市,等候载客,午餐时间过后,他就踏着三轮车转换到另一个地点等候。
陳金獅在世的時候,他幾乎每天都會騎三輪車到芙蓉公市,等候載客,午餐時間過後,他就踏著三輪車轉換到另一個地點等候。
在老市民的记忆里,若是在芙蓉公市看到三轮车夫,一点也不稀奇。
在老市民的記憶裡,若是在芙蓉公市看到三輪車伕,一點也不稀奇。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